首页 > 养生智慧 > 正文

中医力荐4大排毒法 中医十二针治疗面瘫

2023-04-26 10:43:11 | 叶子健康网

如何排毒清肠保健康 中医力荐4大排毒法

中医对“毒”的认识

中医对“毒”的认识源远流长。两千多年前成书的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58次提到“毒”字。不过当时的毒主要指药物毒性、虫兽之毒和引起传染病的“疫毒”。其后中医所谓的毒,大半是热毒,即“火热之盛谓之毒”。尤以情绪不畅、肝气郁结,日久化火或嗜食辛辣厚味,积少成多,火毒内生为最常见的原因。

所以有热毒、胎毒、火毒,以后扩大为湿毒、血毒、邪毒、痰毒等等。总体来看,中医所谓人体的毒,其实质是人体不能排泄掉的、多余的且对人体有害的物质。在几千年的医学发展过程中,中医积累了丰富的排毒保健经验,值得继承、发扬和推广。概括起来女性排毒就是保持大便、小便、汗腺“三道”通常即可。

身体最佳排毒法

泻火通便排毒法:

是最直接、最有效的人体排毒法。用于素体火旺,大便秘结,烦躁易怒,头痛、牙痛、咽喉肿痛,易感冒之人。代表方药为防风通圣丸。由于功效全面,既可治病,也可保健,故俗语有云“有病没病,防风通圣”。生活中保持大便通畅,多吃蔬菜水果,少吃辛辣食物。

利尿祛湿排毒法:

平素喜食厚味,易生湿化浊,水湿内停,痰饮渐生,日久成毒。表现为面黄而肿,头晕目眩,身重懒动,小便不利等。代表方为泽泻汤(泽泻、白术)。古书中有记载“神农尝百草,一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”。由此看来,除茶本身有解毒作用外,利尿排毒也是解毒的重要手段。食疗以多饮水,每天不能少于2000毫升,多食含水量多的食物,如冬瓜、西瓜、黄瓜、丝瓜、西红柿、萝卜、白菜等。

发汗排毒法:

早在夏、商、周时代,我们的先人就有了“沐”、“浴”,也就是洗头、洗澡等良好的卫生习惯,后来盛行温泉沐浴,实质上就是在清洁皮肤的基础上,促进皮肤血液循环,通过发汗来排毒。《内经》《难经》已有内病外治之法,也提出过“开鬼门”的发汗排毒邪的思路。

饮食排毒法:

现代中医认为,有目的地多吃一些具有解毒、排毒功能的食物,是排除体内毒素的一种有效方法,如绿豆可解酒毒;蜂蜜生食性凉能清热,熟食性温可补中气,味道甜柔且具润肠、解毒、止痛等功能。果菜汁(鲜水果汁和鲜蔬菜汁)进入人体可使血液呈碱性,从而将积聚在细胞中的毒素溶解,然后排出体外。

结语:文章所诉中医排毒的方法很简单,一些日常食材也能排毒,因此女性朋友们看到这篇文章有没有心动呢?不要一说到排毒就选择用药物,这样会对身体有副作用,还会反弹回来,何不妨尝试以上的中医排毒法。

中医养生 中医 排毒

中医十二针治疗面瘫

  满某,女,22岁,送货员。9月12日初诊。主诉: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不适,说话时自觉下唇变厚5天。患者曾于7岁时得过面瘫治愈。5天前送货下乡,夜归着凉,晨起刷牙漱口发觉口角漏水,遂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。查:左额纹消失,眼裂变大,露晴流泪,左鼻唇沟变浅,口角下垂歪向健侧,病侧不能皱眉,蹙额、闭目、露齿、鼓颊。左耳后翳风穴处压痛明显。

  取猪牙皂200克,研成细末,取适量以醋调如糊状,涂于患侧颊车、地仓穴之间,一日换药2次,10天为一疗程,同时配合“面瘫十二针”治疗。两个疗程后,诸证悉除。

  治疗方法:患者取仰卧位,穴取“面瘫十二针:“二白(阳白、四白),二竹(攒竹、丝竹空),二风(风池、翳风),地仓、颊车,均用患侧,合谷,足三里,均用双侧,一共十二针。局部常规消毒后,选用薄氏腹针0.22×30毫米一次性无菌针灸针,行平补平泻手法,每日针一次,先针6次,再隔日针一次,针六次,共12次为一疗程。

  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,是以口角、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,中医又称口眼歪斜。主要病因是由风寒之邪,侵袭面部的手足阳明、太阳、少阳之经络,以致经气阻滞,经筋失养、气血不和筋肉纵缓不收而致。

  “面瘫十二针”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高立山医师近40年的临床总结。笔者在临床中多遵此法治疗面瘫,再配合眉弓、颧髎穴、口腔内咬齿线点刺放血,患部葱浴,每获良效。

  高立山教授体会,因头面部的经脉循行走向较复杂,手足三阳经及任督二脉,八条经脉都循行过头面部,故临床所见虽然是面瘫一症,但其病变部分涉及到八条经络,这就要求在临床治疗中全面兼顾,不可顾此失彼。“面瘫十二针”的辨证选穴,就是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确定的,十二穴的四白、地仓、颊车、足三里、属足阳明胃经,翳风、丝竹空属手少阳三焦经,阳白、风池属足少阳胆经,攒竹属足太阳膀胱经,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。可见十二针把面部经络(除手太阳小肠经外)几乎全部兼顾,但重点又放在阳明和少阳二条经上,这种主次分明,各经兼顾的辩证用穴思想,有效地指导了临床治疗,尤其是足三里穴在十二针中有重要的治疗作用。其一,因足阳明胃经在面部循行较广,受邪时也较多,又“经满而血者,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,取之于合”,足三里正合此意。其二,针足三里可以鼓舞胃气以祛邪外出。其三,《慎斋医书》中说“诸病不愈,寻到脾胃而愈者颇多”。针足三里治顽固面瘫也合其理。

  高立山认为面瘫多因风寒袭络,故选用葱白连根带须一味煮水,以热气熏患部达辛温散寒通络祛邪目的,面瘫日久多瘀,点刺患侧眉弓处、颧髎穴、口腔内咬齿线部位出血。实为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之意。

与“中医力荐4大排毒法 中医十二针治疗面瘫”相关推荐
中医十二针治疗面瘫 中医针对疗法帮排毒
中医十二针治疗面瘫 中医针对疗法帮排毒

中医十二针治疗面瘫 满某,女,22岁,送货员。9月12日初诊。主诉: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不适,说话时自觉下唇变厚5天。患者曾于7岁时得过面瘫治愈。5天前送货下乡,夜归着凉,晨起刷牙漱口发觉口角漏水,遂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。查:左额纹消失,眼裂变大,露晴流泪,左鼻唇沟变浅,口角下垂歪向健侧,病侧不能皱眉,蹙额、闭目、露齿、鼓颊。左耳后翳风穴处压痛明显。取猪牙皂200克,研成细末,取适量以醋调如糊

2023-04-25 23:20:54
中医力荐4大排毒法 中医针对疗法帮排毒
中医力荐4大排毒法 中医针对疗法帮排毒

如何排毒清肠保健康中医力荐4大排毒法 中医对“毒”的认识 中医对“毒”的认识源远流长。两千多年前成书的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58次提到“毒”字。不过当时的毒主要指药物毒性、虫兽之毒和引起传染病的“疫毒”。其后中医所谓的毒,大半是热毒,即“火热之盛谓之毒”。尤以情绪不畅、肝气郁结,日久化火或嗜食辛辣厚味,积少成多,火毒内生为最常见的

2023-04-22 16:59:27
中医针灸 中医力荐4大排毒法
中医针灸 中医力荐4大排毒法

中医针灸用针扎这处身体变化神奇 用针扎什么地方身体变化神奇呢?在中医学上,中医针灸是非常受到大家欢迎的,那么,你知道针灸的作用是什么吗?针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?针灸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?我们一起来看看针灸的神奇作用有什么吧! 针灸是古往今来比较受欢迎的,很多人都喜欢通过针灸来缓解身体的病痛,那么,针灸真的有那么神奇吗?来看看针灸的好处有啥吧! 小伙子耳朵堵了,老中医竟用针扎了这处 上周

2023-05-07 01:47:25
中医十二针治疗面瘫 中医强烈推荐
中医十二针治疗面瘫 中医强烈推荐

中医十二针治疗面瘫 满某,女,22岁,送货员。9月12日初诊。主诉: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不适,说话时自觉下唇变厚5天。患者曾于7岁时得过面瘫治愈。5天前送货下乡,夜归着凉,晨起刷牙漱口发觉口角漏水,遂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。查:左额纹消失,眼裂变大,露晴流泪,左鼻唇沟变浅,口角下垂歪向健侧,病侧不能皱眉,蹙额、闭目、露齿、鼓颊。左耳后翳风穴处压痛明显。取猪牙皂200克,研成细末,取适量以醋调如糊

2023-04-28 19:28:57
中医十二针治疗面瘫
中医十二针治疗面瘫

中医十二针治疗面瘫 满某,女,22岁,送货员。9月12日初诊。主诉: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不适,说话时自觉下唇变厚5天。患者曾于7岁时得过面瘫治愈。5天前送货下乡,夜归着凉,晨起刷牙漱口发觉口角漏水,遂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。查:左额纹消失,眼裂变大,露晴流泪,左鼻唇沟变浅,口角下垂歪向健侧,病侧不能皱眉,蹙额、闭目、露齿、鼓颊。左耳后翳风穴处压痛明显。取猪牙皂200克,研成细末,取适量以醋调如糊

2023-04-23 12:54:00
中医十二针治疗面瘫 清除体内毒素
中医十二针治疗面瘫 清除体内毒素

中医十二针治疗面瘫 满某,女,22岁,送货员。9月12日初诊。主诉: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不适,说话时自觉下唇变厚5天。患者曾于7岁时得过面瘫治愈。5天前送货下乡,夜归着凉,晨起刷牙漱口发觉口角漏水,遂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。查:左额纹消失,眼裂变大,露晴流泪,左鼻唇沟变浅,口角下垂歪向健侧,病侧不能皱眉,蹙额、闭目、露齿、鼓颊。左耳后翳风穴处压痛明显。取猪牙皂200克,研成细末,取适量以醋调如糊

2023-05-17 10:43:01
中医力荐4大排毒法 中医针炙防治早泄
中医力荐4大排毒法 中医针炙防治早泄

如何排毒清肠保健康中医力荐4大排毒法 中医对“毒”的认识 中医对“毒”的认识源远流长。两千多年前成书的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58次提到“毒”字。不过当时的毒主要指药物毒性、虫兽之毒和引起传染病的“疫毒”。其后中医所谓的毒,大半是热毒,即“火热之盛谓之毒”。尤以情绪不畅、肝气郁结,日久化火或嗜食辛辣厚味,积少成多,火毒内生为最常见的

2023-05-01 11:14:08
中医力荐4大排毒法 选择中医针灸
中医力荐4大排毒法 选择中医针灸

如何排毒清肠保健康中医力荐4大排毒法 中医对“毒”的认识 中医对“毒”的认识源远流长。两千多年前成书的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58次提到“毒”字。不过当时的毒主要指药物毒性、虫兽之毒和引起传染病的“疫毒”。其后中医所谓的毒,大半是热毒,即“火热之盛谓之毒”。尤以情绪不畅、肝气郁结,日久化火或嗜食辛辣厚味,积少成多,火毒内生为最常见的

2023-05-17 19:24:09